相关资讯

相关录像

相关集锦

热门TAG

当前位置: 首页 篮球 NBA

顶着漫天的质疑谩骂完成角色转型 威少终于在掘金找到了生涯归宿

CBS    2025-05-06 20:50:15

(原文发表于5月4日,作者为CBS体育的Sam Quinn,文章内容不代表译者观点)

威少在首轮掘金和快船的抢七大战获胜后,回到更衣室时对前东家撂下狠话。威少反问道:“他们选错人了,不是吗?”

虽然最可能的答案呼之欲出,但具体所指仍不完全明确。最显而易见的对象是詹姆斯-哈登,威少曾与他在三支不同球队并肩作战。快船上赛季交易来哈登后,他便取代威少成为球队首发控卫,而哈登在抢七战中仅得7分。

威少也可能在暗指克里斯-邓恩,去年夏天快船正是用威少换来了这名后卫。掘金经常对邓恩采取放空防守策略,因为根本不忌惮邓恩的三分投射。

抑或威少的矛头直指快船主教练泰伦-卢,快船屡次将威少视为掘金阵中外线防守可放弃的对象,而威少用这轮系列赛42%的三分命中率予以痛击。

归根结底这已无关紧要,因为过去几年的真相是——威少完全有理由怨恨的远不止这三人。这位名人堂球员的职业生涯后半段,无论从哪个维度衡量,都堪称一团乱麻。

当威少在火箭与哈登重聚时,进攻端表现如此糟糕,以至于火箭不得不彻底放弃中锋位置来勉强维持。加盟奇才后,季后赛作为八号种子首轮惨遭横扫。至于湖人,至今仍在为2022年交易来威少的灾难性决定付出代价。快船?威少自己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

这位常规赛MVP得主、奥斯卡-罗伯特森之后首位达成赛季场均三双的球员,若在30岁时退役本可完美定格传奇生涯。但外界对无冠球员的职业生涯评价往往残酷,同为常规赛MVP的哈登,在抢七战灾难表现后必将深刻体会这一点。

威少始终无法适应新球队的困境,贯穿了他离开雷霆后的整个职业生涯。直到最近,这种挣扎似乎注定要玷污他那本该辉煌的传奇履历。如果说哈登的职业生涯能被残酷地浓缩成几场糟糕的生死战,那么威少又凭什么指望自己能逃脱生涯末期如此狼狈的收场?

恐怕希望渺茫,尤其考虑到他自己也难辞其咎,多年来他始终抗拒着必要的打法转型。虽然关键时刻或特定对位时仍能祭出顶级防守,但回合间的专注度总令人感到遗憾。失误泛滥和中距离滥投始终如影随形,直到加盟快船才接受底角三分战术,而真正稳定掌握这项武器更是等到了本赛季。

事实上,威少在掘金的成功完全可归功于这项特定技能,对阵快船的系列赛他一共命中7记关键底角三分,包括将首战拖入加时的那记三分,整个赛季45记的产量更是领跑全队。这几乎是他离开雷霆后单赛季最高纪录(此前最高仅23记)的两倍,也深刻揭示了他在其他球队失败的原因:离开雷霆体系后,威少不得不更多进行无球作战,但无论是作为射手还是其他角色,他都从未真正适应这种转变

直到他来到了掘金。

无论是因为约基奇的非凡才华,多年辗转失意积累的压力,还是单纯的个人成长,威少终于完成了作为角色球员所需的精妙调整。本赛季威少通过空切得到126分,这是自2012年以来首次突破三位数;而本赛季他的出场时间还是其职业生涯中(除了因伤病、疫情或停摆缩短的赛季)第二少的威少的进攻篮板率创下离开雷霆后的第二高纪录终于,威少开始成为球队需要的无球威胁点。

这些转变在效力快船时期已现端倪。那时的威少重拾进攻篮板,将大量低效中投转化为底角三分。但与掘金合作的精妙之处在于:他们从未试图抹杀威少的旧有特质,只是引导他兼容新的可能性。在拥有哈登和莱昂纳德这类持球核心的快船队里,威少标志性的狂野球风始终难以真正释放。毕竟那支球队更需要的是掌控节奏,而非威少那种吞噬球权的混沌美学。

反而掘金恰恰需要注入这种混沌能量。约基奇时代以来,掘金的替补席始终混乱不堪,根本原因就在于无人能复刻约基奇这位核心的独特球风。威少显然也做不到,但他能用自己鲜明的比赛风格另辟蹊径。没错,这往往伴随着失误和杂乱的进攻,但掘金管理层也清醒地意识到:反正替补阵容本来就在输分,威少或许会搞砸一些比赛,但他那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打法同样能赢回等量的胜利。

威少自己在抢七战后也承认了这一点。“我认为我的价值就在于成为一股场上无法忽视的力量,无论以什么形式呈现,可能是失误,可能是打铁,可能是抢断,可能是暴扣,可能是三分不中,也可能是三分命中,”威少说,“这些都可能发生,所以顺其自然就好,无论发生什么都能接受。”

这种能量尽管可能把掘金带向深渊,也可能引领他们走向辉煌,如今已成为掘金实实在在的财富。在威少身上,掘金终于找到了替补席缺失已久的X因素:一个甘愿放下身段、却从未熄灭竞争火焰的超级明星。当约基奇下场休息时,球场终于不必再陷入死气沉沉的机械运转,而是获得了野蛮生长的可能。这种不完美的激情,或许正是冠军拼图上最后缺失的那块碎片。

而约基奇也在状态上佳的夜晚学会了接纳这种能量,当“糟糕版威少”出现时,掘金会果断将他换下;当“高光版威少”开始闪耀时,球队便全力助推。关键时刻,他们甚至允许威少与约基奇展开双人配合,这种参与度是他在哈登或詹姆斯身边从未获得过的。或许只有NBA最包容的队友才能做到这点,而掘金终究在“威少本色”与“众人期待”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点。

这正是他们如今能继续前进的原因。虽然整个首轮系列赛威少的表现不乏起伏,但利远大于弊。没有他,掘金根本跨不过快船这道坎。

若需要佐证,不妨看看他的另一支前东家——湖人,这支首轮被淘汰的球队竟在比赛下半场全程使用雷迪克教练的五人轮换,而掘金过去几年也险些陷入同样困境。季后赛靠五人轮换根本行不通,威少几乎以零成本为而掘金提供了第六人火力。

这才是关键区别所在。当威少拿着顶薪时,他的缺陷令人难以忍受;但拿着底薪时,他的回报已远超风险。36岁的他步入职业生涯新阶段,安心担任替补角色。在错误球队经历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如今又何必离开正确的归宿?

但愿威少能留下。这个系列赛乃至整个赛季,威少在掘金的表现足以圆满书写他生涯的这一篇章。高光与低谷永远交织,但在来到掘金之前,威少后巅峰期的高光表现实在少得可怜,几乎难以挽回声誉。

若在一两年前选择退役,这位历史级球星的最终记忆将定格在令人唏嘘的落幕方式。他对此心知肚明,听过满场的“Westbrick(打铁威)”嘲讽,更清楚快船对他的评价(赛后的发言已说明一切)。无论对错,这种评价与大众共识不谋而合。

正因如此,掘金生涯才成为重要见证:当环境适配时,威少依然能闪耀光芒。虽然喜怒无常、状态起伏且存在明显短板,但他始终比近些年外界认知的要强大得多。

在掘金,他获得机会向篮球世界重新证明自己。而在首轮系列赛中,他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原文:Sam Quinn

编译:李太白

热门专题